相关数据显示,屠宰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其污染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善清环境运用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屠宰废水的多个工程中进行实践,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运营成本低,节能效果显著。
PART.1
废水来源及水量、水质
本项目屠宰废水来自于圈栏冲洗、淋洗、屠宰及其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副食加工、动物残渣,血水等组成。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同时,相对于其他高浓最大不同在于它的NH3-N浓度较高(约120mg/L)。
1.1 设计水量:
150m³/d,即7.5m³/h(每天运行时间按20小时计)
1.2 进水水质:
根据业主单位所提供污染物水质指标数据,本项目设计进水水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监控指标
COD
NH3-N
进水限制
≤3000
≤75
表1 设计进水水质指标
1.3 出水水质
监控指标
COD
NH3-N
排放限制
≤250
≤25
表2 设计出水水质指标
屠宰废水
PART.2
工艺设计方案
该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艺流程图
流程简介
提篮格栅:过滤掉水中大颗粒物,如:垃圾、树叶、碎肉等。
预沉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
固液分离机:分离废水中的毛发、粪便等。
隔油池:去除水中浮油。
中间水池:蓄水作用。
混凝气浮池:通过投加PAC、PAM,使水中的微小颗粒物及胶体在药剂的作用下凝聚成较大的悬浮物,被上浮的微小溶气气泡携带至水面,再由刮渣系统刮至污泥池,实现固液的分离。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部分有机物。
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水解、酸化反应降解部分有机物,提高有机物可生化性。
两级A/O/沉淀系统:微生物在缺氧、好氧交替环境下,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氮、总磷得到降解去除。
污泥处理系统:主要由污泥池及污泥脱水系统组成。气浮池、水解酸化池及两级A/O/沉淀系统产生的浮渣、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在污泥池中进一步重力浓缩后,经污泥进料泵加压打入污泥脱水机,降低污泥含水率,使泥饼含水率低于75%,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委外处理。
运行结果
工程于2023年初开始调试,经过1个月的系统调试,所有工艺段都已满负荷投入正常运行,监测验收部门对该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连续监测,水质监测结果取平均值,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的一级排放标准。
屠宰废水
PART.3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分析
本工艺以二级缺氧+高效好氧菌组合工艺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该工艺可以取消传统的厌氧反应单元(UASB、IC)等厌氧反应塔,即降低投资成本和用地面积也能保证后期稳定运行。
本工艺具有耐冲击、高负荷,稳定来水质水量等优点,二级缺氧不仅能有效的脱氮除磷还具有除臭去色等作用。该工艺由传统污水处理单元组合形成,具有简单、稳定、技术难度小、配件容易更换等特点。
该工艺具有提标改造的潜力,出水水质较高,便于出水回用。如末端出水增加多级滤料罐和超滤、消毒等设备,产水可回用于生产线。
运行费用分析
本次工程总投资为16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为130万元,土建设施及其他投资为30万元。占地300m2,可日处理150m3污水,具体工程运行费用:电费为0.65元/m3、药剂费为0.36元/m3、人工费为0.18元/m3,实际运行费用为1.19元/m3。
结论
(1)根据屠宰废水有机物负荷高的特点,前处理采用气浮可以去除其中大部分的油脂、悬浮物等。后续采用水解酸化处理技术,可将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变成小分子,将大部分不溶性有机物降解为溶解性物质,从而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
(2)接触氧化池中投加高效活性好氧生物菌种和有序好氧反应池产生的高活性回流污泥,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生化有机污染物,可有效去除水中COD、BOD5。
(3)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屠宰废水中经过多个工程实际运行,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